二十七,杀年鸡

分类:朝花夕拾 | 标签: 旧事  
2018-02-21 20:20 阅读(?)评论(0)

二十七,杀年鸡

 

 

鸡者,吉也。

过年杀鸡,就是取此谐音的美意:吉祥,吉庆。

老礼讲究不将就,进入腊月都是好,不吉利的话最好不说,以免犯了降临凡间与民同乐过大年的诸神所恶(悟音)。这是传统文化中敬天畏地的表现。于是,一只鸡敬上,避讳邪物。

杀年鸡,杀的是公鸡。鸡有五德,公鸡体现得最具体。春天买鸡雏,虽然不下蛋,家家都要养上两三只公的,在一群母鸡中风光着,到八月节,与炖萝卜乱炖,走一只。留下的,继续昂首挺胸,就到了腊月二十七这个大坎儿。

与猪一样,鸡知道惊不知道死,被男主人按在地上时,乱鸣乱扇翅膀,依然歪头看主人,还有那明晃晃的刀子。杀鸡蔫用牛刀,菜刀就可以,甚至削笔刀。养一年了,有感情了,女主人总躲在厨房,至多探身窗口,看扑棱在院子里的那只公鸡。而那些平时恩爱有加的母鸡们,该吃吃,该喝喝,甚至就在那只待杀的公鸡身边梳理羽毛。更有甚者,还要过来叨上几口平素为她觅食的他!

到时候了,男主人握过公鸡的头,昂出脖子,噌噌,拽下细羽,露出绯红的鸡皮,刀子过来,可能有轻微的一声,细细的血流喷溅在细瓷碗里,碗底事先几粒碎盐……一两分钟后,丢开公鸡在地上。那只公鸡还要保持勇德,挓挲翅膀,力争摇晃上几步,倒下,轰然有声,在“鸡,鸡,你别怪,你是人间一道菜”的伴唱中。

热水烫毛,开膛,去杂,高粱秸撑起胸腔,一只大公鸡就裸身悬在了院子里的枣树杈上,风来,雪下,一摇一晃。还会有一两只鸡陪伴他,可能包括刚刚叨过他的那只母鸡。过年了,大公鸡要在除夕夜供给祖先和众神,要在大年初一的饭桌上昂首,甚至用到初五六,所以得有几只母鸡陪着,不孤单。

二十七,不只杀鸡,还要剥鱼。鱼者,余也。与鸡一起,吉庆有余。新一年,取个好兆头,有个好盼头。

这一天,年集更旺,人旺,年货旺。再有两三天就过年,该买的赶紧买,该卖的赶紧卖。莲菜,青菜,干菜,调料,锅拍,篦子,头花,鞭炮,果子,对联,年画,皇历,柴火,各色的肉,依然一街两巷地涌着。这一天,得更防小贼,他们也得过年,正是利市。

这一天,不少赶集的人,会喝上一碗烩面,就着火烧;或者羊杂汤配着油饼;再不济的,豆腐脑放糖,或者胡辣汤两掺……就在街头,就在集市边,慢慢地品着,沉浸在过去的往事中,畅想着新一年的希望。

六九了,春打过了,风暖和了,河边的几棵杨柳下,有人仰首。脚下,草芽儿探首,细细的,黄黄的。

        20180210,晚,接天庐

作者已禁止网友对该文进行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