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九不离食

分类:吃货一枚 | 标签: 美食美客  
2018-01-15 20:46 阅读(?)评论(0)

八九不离食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       

 

喜欢下厨,因为好吃。

儿时饿过,这一影响深刻的条件反射,造成了我现在把每一顿饭当成一次美好的歆享,不能轻易错过。

所以喜欢下厨。俗言杀猪宰羊,厨子先尝。咸,淡,香,甜,辣,自己掌握。切,削,片,花,随心用刀。包括抄,炖,熘,焖,也是跟着自己的感觉。有时心血来潮,大清早也要捣鼓出几样中意的饭菜,琳琅在桌,心满意足。

有个假期上山,管吃管喝,很实惠的农家乐。可是两天后就有些着急,总感觉那大嫂刀工粗糙,火候不到。左思右想中,进了厨房,名为帮厨,实为操刀大拿。人家也乐得清闲,一旁剥葱择蒜。有游人来,呼我老板,呼其老板娘,彼此都高兴,仿佛都占了很大便宜。而我内心深处的开心是吃上了自己喜欢的饭菜口味,有了在厨房表演的感觉。如此数天,那老板娘还真有雇我当老板的意思呢……

去他乡的话,最喜欢逛背街僻巷,当地的特色小吃多隐于这些地方,吃起来地道。远比宾馆的自助餐或大餐有滋味,解馋。难忘去洛阳,特意住老城,喝不翻汤,配传统口味的老饼。先掏钱,排队,等着出菜口的一声吆喝,大瓷碗,满盛汤,豆腐白,椒油红,葱花绿,五颜六色,热气腾腾。埋头喝口汤,就口菜,咬口饼,舒服啊!

回老家,下高速,先吃烩面。毫不夸张地说,在河南,没有吃过方城的炝锅烩面,算是没有吃过烩面。不信的话,你就去尝一碗。方城烩面,讲究的是面、汤,没有什么粉条、鹌鹑蛋、金针菇的搭配,就是一筷子好面,一口好汤,一块羊肉,一牙火烧。记住,火烧,不是烧饼。烧饼,是忽悠人的。火烧,那可是用真功夫打出来的。仅就打火烧来说,就可写篇文字来。

在新疆读书时,同门师兄弟姐妹一起吃饭,特别是拌面、抓饭,我得让他们先挑走他们中意的碗盘;不然,我开吃时,所表现出的劲头让他们总觉得自己的饭菜没有我的香,总觉得老板上饭时给我多放了羊肉、葡萄干。看着他们的疑惑,我只管呼呼地风卷残云,然后解释:好吃,真的好吃!潜台词是:我饿过。

我饿过。饿过的滋味儿,没有饿过的人是感觉不到的。所以,世上减肥的良方只有一个,饿上两天就好了,至少少吃点,每顿饭少吃点,就一定能减下来。

我知道,可是我减不下来。我进厨房,每道菜总要先尝,有些边角料舍不得扔,也先报销。等开饭了,又坐下来猛吃。又见不得剩菜、剩饭,有用母亲的话安慰自己:吃了就不糟蹋粮食。

不糟蹋粮食,是父母那一代人,吃了更多苦头的那一代人的经典总结,是口头禅。一句口头话,有了禅意,那可是人生的深刻真谛。

所以,好吃的我,喜欢下厨。

只是,我记住了另外一句话:不时不食。包括食材选择上,也按时令走。白菜下来吃白菜,黄瓜下来吃黄瓜,该吃啥才吃啥,就好,才好。

说远了。下厨去。

对了,为什么要说厨,那可也是一篇文章呀!


(20180109)

 

 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8-01-15 21:41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作者已禁止网友对该文进行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