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如夏花——赵长春小小说《飞红》解读

分类:转自博友 | 标签: 小小说   评论  
2017-09-15 11:27 阅读(?)评论(0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生如夏花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赵长春小小说《飞红》解读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董云霞

 

    泰戈尔有生如夏花之绚烂,死如秋叶之静美。作为旁观者我希望大花,小花她们离开彼此之后的生活像夏日之花璀璨绚烂。但是换个角度,若我是大花小花其中一人,我都希望对方幸福,自己简单平凡安静的生活着。

《飞红》微小说作者文笔简朴,用最简单的词语写出最动人的爱情故事,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,但却描绘出最美的亲情,爱情。袁店河很普通,但是却记录着无数的美好故事,爱情,亲情都有。作者用普通的词语记录描绘不同的故事,没有冲突,没有现代小说电视的狗血和各种套路,记录着点点滴滴。

文章的描写中作者开门见山直接描写,用最普通的话语吸引了读者继续阅读下去,由戏曲引出美好的亲情和爱情。其次作者在对大花,小花和夏含三个人的描述中用词常见,但却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,赋予了文章人物以鲜活的生命力,仿佛人物立于眼前一样。

初次看见这篇文章,大致看了一下故事,没有注意到“飞红”指的是什么。再次详细阅读的时候才知道“飞红”原来是舞水袖啊!小时候看戏时看见舞台上有人舞水袖就觉得好厉害,那么长,还舞得那么漂亮!在《飞红》中,大花是戏班的台柱子,唱戏厉害,长的漂亮,就连两丈长的水袖都舞的那么漂亮。小花是戏班里的箱倌儿,会唱戏,会舞水袖,但却从未表现在人前。

小花和大花一样,临水照花,沉鱼落雁。戏曲唱的也不差,只不过小花不愿上场,不愿和姐争牌儿。但是大花的毁了嗓子,花了脸,不能上场了,小花就得上,大花小花一个前台一个后台。

人的心中总是有情的,大花有,她的情表现在她在舞台上的戏曲中和台下和妹妹的相处中。小花有,她的情表现在她的眼睛和小动作中。夏含也有,他的情在我看来是含蓄的,没有表露在外,对大花有情是因为大花的温暖而起,对小花的情从心底而生。

大花的一生在碰到城防团团长之前很精彩,但是又很矛盾。戏班的台柱子,和心中之人在台上每日夫啊妻啊唱着,但是下台之后心疼自己的妹妹,因而大花对夏含的感情很矛盾,对妹妹的亲情很坚定。但是大花强迫与坚守中,大花不会发声了,脸上留了一道疤!这道疤影响了三个人的一生。

小花在刚出生只是变被认定是命苦之人,鸡鸣之时出生的人多命苦。小花成了箱倌儿,在戏班打下手,明明一样的沉鱼落雁,却因为姐姐不愿上台与姐姐争。明明和姐姐一样爱慕夏含,羡慕姐姐与夏含一起唱戏,但是不争不抢无声无息。小花对姐姐是亲情,对夏含是深藏的爱。

夏含,翩翩公子,正当年少,正所谓“公子温润如玉举世无双”。文中有云:夏含不完全喜欢大花,至少,不是那种自然而然的情随心生,是被大花催暖而热的感觉。但是对小花是从心中有爱。正式这种感觉使得三个人各自离去。

《飞红》中三人及其透彻,无论是对何人,何情。大花离开是想成全小花和夏含。小花的离开也是为了成全姐姐和夏含。而夏含的离开是不伤害姐妹二人中的任何一人,或许离开了才能释怀。

飞红,爱情亲情都是真挚的红色,大花脸上的疤是突如其来的鲜红,而坚守的倔强是朱砂痣,印在了大花的心上,小花的眼中,夏含的眼中。

飞红,大花舞于台前,把最美的水袖舞给观众看,也舞给了心中之人。小花能唱能舞,但是却舞于河边,只有自己欣赏。大花的射空击天,左投右放,如飞红。小花的水袖只有孤单陪伴。

从文章结尾中可以看出是开放是结尾,大花,夏含分别走了,小花进山了。但却不是悲剧,在我眼中他们都会释怀,生活会重新回归平淡。但是曾经的那份爱变成了朱砂痣印在了他们的眉心,平时隐匿,静静回想时才会重现。

我对你的情因温暖而生,你对我的爱却由心而来。

我对你的爱藏于心底,不想宣之于外有所伤害。

爱情自古以来从未有过两全之策,所以总要有人退让,但是亲情不同,它永远割舍不断。

情不知所起,爱不知所踪。想它是不知从何说起,慢慢的又不知何时褪去,仿若夏日之飞花飘落,只留满地鲜红。

 

作者为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新闻152班学生
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